中国木材网讯 据了解,截止2011年底,全国已有695条纤维板生产线,生产能力达3891万m3,2012年年初在建纤维板生产线56条,生产能力达629万m3,合计年生产能力将达到4 520万m3,可生产近5000万m3纤维板,按一般正常消耗计算,年需8000万吨木质原料。如此大的原料需求,已使有限的枝丫材、速生林等木质原料的价格大大地提高了,而低质中纤板的售价并不能提高,不少生产线因此而停产。能生产售价高的优质中纤板的生产线才有生命力,要用当前先进的国产装备改造老生产线,使其能实现优质高产低耗,这是大批老生产线的唯一出路。
随着家具、工艺品、装修等行业的发展,对中纤板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。中纤板的国家标准自从1989年以来已修订3次,基本与国际接轨,但国家标准是最低要求的标准,用户的要求才是板材价值的体现。目前最突出的有以下要求:
1)板材要有良好的加工性能。经过曲面、镂铣、雕花等加工后表面不起毛,能满足进一步深加工的要求。
2)要求板面高光亮。这种板面要求纤维质量好,板面密度适当,无明显色差,板面光滑无倒刺。这种板材用于油漆消耗低、效果好,用于贴面可达到高端要求。3)要求中纤板的甲醛释放量达到E1级、CARB的P2或日本标准F☆☆☆、F☆☆☆☆,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能。
要能达到生产以上高要求的板材,除了生产工艺和胶黏剂的创新外,对生产线主要设备的要求也很高,特别是与热磨机的解纤、铺装机的密度分布、预压机的排气压实效果、热压机的性能和砂光机的砂削精度都有直接的关系。
(责任编辑:黄俊峰)
电脑版 | 触屏版